百姓关注山西兴县:这起蹊跷的任命背后疑是“带病提拔”
近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的人事任命引起了关注。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这起普通的人事任命却处处透着诡异,局长已经上任数月,官方渠道却还没有公示,任命只是进行了人员的实际变动,静悄悄的任免背后疑是涉及“带病提拔”
按照惯例,3、4月是干部任免的关键节点,山西吕梁兴县各部门领导干部也进行了频繁变动。根据兴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3月24日发布的任免名单显示,白小荣已经不再担任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职务,但截至2025年6月,公开渠道尚未更新新任局长信息。然而实际上,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早就由原来的白小荣换成了王亚东,并已经实际履行应急管理局局长职务数月。据兴县应急管理局内部工作人员透露,新局长早在5月份就开始办公,政府单位工作人员也都知道了应急管理局换了新局长。
王亚东此次任命属于关键一步,编制由原来的事业编人员变更为行政编公务员。2025年6月16日,王亚东以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身份出席了兴县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同日,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前往兴县应急管理局进行调研,王亚东汇报了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乔云还对应急管理局工作给出指示,提出了要求。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起任命之所以静悄悄的透着诡异,原因可能与王亚东被曝年龄造假、公车私用有关,有关领导担心王亚东的任命涉及“带病提拔”被牵连有关。
根据之前网友爆料,王亚东之前担任兴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属于正科级事业编人员。王亚东1983年6月出生,1997年9月年仅14周岁就考入了河南省平顶山师范学校,2000年8月王亚东在兴县蔡家崖乡教办参加工作时,刚过17岁生日不久。网友质疑,王亚东14岁上师范,17岁参加工作,这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吕梁兴县,实属罕见。
知情人士透露,王亚东是吕梁市兴县孟家坪乡(原小善乡)人,属于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王亚东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出生年月也是1983年。而王亚东身份证号却显示,出生年月为1984年6月19日,比简历上的出生年月还要小一岁。
资料显示,王亚东2021年7月担任兴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主任。据爆料,王亚东在担任兴县融媒体中主任后,就将融媒体中心的一辆大众帕萨特轿车撕掉公务用车标签后,当作自己的私家车使用,即使家离单位不足一公里,平时也要求司机开着公车接送上下班,参加私人聚餐和活动等,俨然将兴县融媒体中心的公共财产当作了自己的个人私产。随后还将他的叔伯兄弟“王楞楞”(音)转编成广播电视台正式工(原来是电视台临时工),而且既不上班也不干活,常年”吃空饷“。
领导干部年龄造假并非新鲜事,类似警示案例屡见不鲜。《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不准篡改、伪造干部人事档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党纪处分条例规定,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将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将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201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并要求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体现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要加强督促检查,对贯彻《意见》不力的,严肃问责追责。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党组)领导下,准确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切实履职尽责,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把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意见》规定,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从近年来的反腐实践中不难看出,有大量落马官员就是因为在提拔任用过程中把关不严,致使其“带病提拔”,从而让其心存侥幸,一步步走向了贪腐堕落的深渊。
山西吕梁兴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亚东实际任职数月,兴县人大常委会却迟迟未通过公示,其中究竟有什么内幕?网友质疑爆料的王亚东年龄造假、公车私用、安排亲属“吃空饷”等事是否属实?王亚东简历年龄已经够小了,结果身份证年龄更是小了一岁,如此异常的干部简历,兴县县委组织部门又是如何审查的?干部任免如此严肃的事情,是谁在给一路开绿灯?这些都需要兴县相关部门尽快出面澄清事实,回应网友呼声。
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网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或当事人或单位核实,提醒读者谨慎甄别。本文立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观点,仅作为呼吁、支持公平正义予以持续关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